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忘了就好(近代现代)——江亭

时间:2024-07-22 09:46:37  作者:江亭
  后厨本来女人就不常见,一个女水台就更稀有了。
  水台这个职位,是负责宰杀各类动物、处理海产品的职位,有点类似于以前的“庖丁”,是个绝对的体力值和技巧值都要拉满的活儿。水台师傅不仅要对常见的各类动物的身体有详细透彻的理解,其刀工和力道也要经得住考验,水台处理得好,切配们下一步的备菜才能做好。
  粤菜班子里的水台又比其他菜系的更加难做,因为粤菜吃新鲜,嘴刁的食客冰鲜和现杀的东西一口下去就能分辨得出来,所以,鱼类和禽类很多都是现杀现做,水台的工作量就巨大。在粤菜班子里的这个岗位能锻炼出来的师傅,基本功一定是足够扎实的。
  “梅州人?”李添是很喜欢客家菜的,他决定给这个机会:“让她煮一碗三及第给我吧。”
  卢夏高兴起来:“没问题!那我先代幼文姐谢谢你!”
  李添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膀,觉得这小朋友还是挺有用的:“那块猪蹄到底是怎么找到的?”
  卢夏吐吐舌头:“因为压在架子最里面了,估计之前一直没发现。我看仓库里挺乱的,想着刚好彻底地搞个卫生,本来还以为只是结霜结得太厚了,后来一搬,感觉重量明显不对。”
  “让他们扔了吧,别吃坏了肚子。”李添表扬他:“不错,勤快、细心、负责任。让库房给你开个权限,以后出入库的事情你也多参与参与。”
  卢夏眼睛亮起来:“是!我保证好好做!”
  李添满脑子里都是新菜研发,下了班还泡在厨房里改配方。宋裕明早上起来,闭着眼睛先摸床边,没摸到人,喊了一声BB,没有应答才睁开眼睛,旁边枕头都已经冷了。
  大早上的太太就不在床边实在是太凄凉了,宋总厨洗漱下楼,听到厨房里一阵叮铃作响,宝贝小徒弟套着他的polo衫站在灶台前,熟练地颠锅,旁边摆着四五六七只小碟子,都是配菜调料。灶头一边是油锅,另外一边还搭着蒸锅蒸笼,白气从笼头滚滚冒出。
  “马上就好了,您等我一下。早饭在家里吃吧。”李添回过头敷衍地亲了一下师父的胡渣。
  宋裕明虽然有点不满意,但还是从善如流地在餐桌上坐下。
  从后面看着小徒弟若隐若现被polo衫半遮的小屁股,上面还有昨天晚上他亲自盖上去的印子,风景还是很美好的。
  李添毫无知觉,先把泡好的茶端上来,然后再去端点心:“我看您柜子里还剩下一点点乌岽,就干脆都泡了,好少喝到姜花香的。这是今年的吗?”他自己拿着茶杯先喝了一口。
  “去年的,你喜欢我让人多送一点回来。”宋裕明看着碟子里的点心,“椰汁糕?”
  李添摇头:“您试试。”
  碟子里四四方方的小白糕沾满椰蓉,晃动碟子的时候,糕片随即弹动,左右摇摆,抖落出阵阵椰香,乍看上去的确就是普通的椰汁糕。
  但放进嘴里,立刻就明白外表和椰蓉都只是幌子。
  “雪花马蹄糕,”宋裕明嚼着脆爽的马蹄粒:“我都差点忘了还有这种做法了。”
  “我那天看冯叔做雪花糕想起来的。”李添也夹了一块尝味道:“嗯,甜度可以,我做得小一点,没有原来那么大,要不然吃那一块就够饱了,就这样两口的大小比较好点。”
  马蹄糕,粤点“四大糕”之一,是早茶中占有绝对不可撼动地位的点心。
  广式的马蹄糕厚实、橙黄、剔透,如一砖琥珀封住里面雪白的马蹄碎,摇晃起来Q弹柔韧,好似果冻一样。吃法也多变,可蒸可冻可煎炸,口味清甜解腻,爽口软滑,咀嚼间马蹄碎卡茨作响,层次丰富,无论作为早餐还是饭后甜品,都是上佳的选择。
  最早唐代就有记载广东人吃马蹄糕。唐高宗时期,岭南节度使作“泮塘五秀图”,泮塘马蹄就是“五秀”之一,因为泮塘地区出产的马蹄果肉淀粉含量高,方便制作马蹄粉,所以用马蹄粉制作点心成为了南粤地区一种习俗。又因为马蹄粉方便保存,不受季节影响,马蹄类点心能够四季供应不缺,使得马蹄糕在日常点心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最基础的马蹄糕一般是用白糖来上色和调味,将白糖不断煎炒至金黄,回复到原来的蔗糖的味道和颜色,充作糕体的自然色素,所以马蹄糕才是黄色的。
  后来,人们又不断创新,变化出椰汁马蹄糕、桂花马蹄糕、千层马蹄糕等作品,马蹄糕的颜色外形也开始发生变化,有的连封冻在里面的马蹄碎都去掉了,从外观上更难以分辨。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马蹄糕的本质依然是马蹄粉。
  把马蹄粉放入盆内,加入清水等候粉中较轻的杂质浮上水面,粉质沉底后,再把清水连浮面杂质倒去,重复这个过程一次,将马蹄粉中的杂质筛去,做出来的马蹄糕才更平滑透明。
  将马蹄粉去除杂质后与清水、奶粉、熟生油混合,调成粉水。然后起锅,烧一锅白糖水(水与白糖比例为6:5)煮到沸腾,先把三分之一的粉水舀入白糖水中煮成糊状,架锅关火,把马蹄糊倒入剩下的三分之二的粉水中,用大勺不断搅弄直至浆水均匀。
  事先把蛋白打发成泡沫,把搅拌均匀的马蹄浆倒入蛋白中,继续搅匀,再上笼蒸。蒸熟的马蹄糕切块撒上椰蓉,佯装成“雪花糕”的样子,放入冰箱冷冻。
  凉透的雪花糕最终呈现出均匀、干净的奶白色,浑身沾满椰蓉,晃动间雪波柔和,椰香清淡,入口先是椰蓉的颗粒感,奶味和马蹄的甜味自然地融合,胶质口感顺滑,冰冰凉凉一口在广东漫长而炎热的夏天,提振精神,清爽利落。
  作者有话说
  这章的创意马蹄糕配方是参考了罗坤大师的《罗坤点心选》。
  另外,这篇文预计21号入V,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鞠躬)。
 
 
第23章 毕竟也是一份传统
  李添还用新鲜马蹄做了马蹄糯米饼。
  把马蹄拍碎,与椰丝、白糖、凉开水、面粉共同捞拌,做成有粘性的椰丝马蹄甜馅。
  干澄面与糯米粉混合筛过后,把锅洗净,烧一锅白糖水,倒入筛过的澄面、糯米粉(水和面粉的比例为1:2),搅拌搓揉均匀成面粉团,取出放在按板上,反复擀薄折叠多次直到面粉顺滑,最后将面粉团分成30个小剂子。
  将椰丝马蹄甜馅包入糯米剂子里,按压成圆饼。热锅烧油,把糯米饼煎成两面金红色出锅。
  煎过的马蹄饼软糯油香,咬一口可拉出长丝,里头的椰丝马蹄甜馅脆爽微甜,与糯米的外皮一起咀嚼相得益彰。
  点心部主管冯广安则拿出了一道融合了墨西哥菜的春卷。
  他把春卷皮捏成墨西哥玉米饼的形状下油锅炸。猪肉丝和肥肉一起炒出油,加入胡萝卜丝、韭黄丝、冬菇丝,只用少许盐调味,再加入适量水淀粉出锅,装填入春卷饼内。
  最后,用青柠汁、青芥末酱、姜末、米醋、海盐、胡椒粉和橄榄油搅拌,调出一个清爽的青柠芥末酱,配合春卷食用,酸辣味的酱料不仅综合掉了春卷皮的油腻感,也更加健康。
  李添试了一口就把那个芥末酱的配方抄了下来,决定用在三文鱼挞上,荔府之前是不做三文鱼挞的,现在可以有了。
  “早市这半年的销售额我也看过了,关于拿掉的点心,冯叔你有没有什么其他想法?”李添和冯广安讨论。
  冯广安把一个列好的单子给他,又犹豫了一下:“另外,我还想把鸡球包也拿掉。”
  鸡球包是传统粤式点心,用带软骨的鸡肉、猪肉、沙葛、冬菇、菜碎调和揉成一个鸡肉球,整颗塞入包子里蒸熟,做成有单个蒸笼那么大一个包子,是普通叉烧包的三倍,谓之鸡球包。
  鸡球包的出现和受欢迎是和时代有关系的,它量大管饱,而且营养丰富均衡,饭量要是不那么大的食客,只吃一个包子,早饭就足够了,再加上它的用料都不是太昂贵的食材,售价不算太贵,所以在从前很受到街坊邻居们尤其是打工族的青睐。
  可如今,早茶点心的品种日趋丰富,用料也越来越讲究,什么黑松露、羊肚菌、鹅肝、鲍鱼都能做成点心了,自然如鸡球包这样“朴实”又扎实的点心,就慢慢从人们的选择中往后排了。
  冯广安感叹:“这些旧式的点心,做吧,亏本,不做吧,又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心。毕竟也是一份传统,一种文化,看着这些点心慢慢地、一个一个地消失,鸡扎、梅花饺、猪油包……我是很心痛的。”
  “要不然就用速冻的,拿回来我们只要蒸就好,”茶楼茶市用速冻点心已经是一种大趋势,荔府算是用得很少的了,主要是冯广安不赞同:“但我始终觉得,速冻的能少做尽量少做,影响口味品质不说,我们点心师也会退步,以后做点心都只会蒸个包子,那叫什么点心师?”
  李添觉得这个事情是有办法折中的:“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可以尝试在茶市里做一个专门的怀旧栏目,一个星期七天,每天提供一种传统点心,数量有限,供完为止。这样,既能控制成本,客人们也会有新鲜感,说不定反而卖得好。师傅们还能把老手艺传承下来。”
  “这个办法好。”冯广安赞同。
  李添回热菜部的时候,没看到康时汉,随口叫了一个炒锅师傅来问,说是请探亲假,家里老母亲突发了急病,估计一个星期都来不了了。李添给康时汉打了个电话,安抚了几句。
  吃员工餐的时候,他难得和许英红坐在一起:“你最近怎么样?”
  他听说了一些关于她最近的情况:“经理跟我说,前天大堂外头差点走丢了一个小孩子,是你及时发现了,带回去给她家里人的。还被表扬了来着?”
  “小孩子跑来跑去,玩够了找不回之前的桌子了不是很正常?我就是多留意了一下而已。”许英红看起来精神不错:“都挺好的,就是你们的电子系统还要适应一下,那个电脑好复杂,比在你家的时候复杂多了。菜单我还一早背熟了,结果现在都不用背菜单,全部是电脑录入。”
  “一早上几百张台,各个都手写单写到什么时候去?”李添笑道。
  “事先声明,我不是想偷懒啊,我就是单纯好奇,”许英红问:“为什么荔府不扫二维码呢?既然都做了录入系统,如果做二维码,连我们去电脑录入的这个环节都省去了,不是更高效?”
  李添反问:“你看看每天来叹茶的有多少中老年人?”
  许英红立刻明白了。
  中老年人其实才是茶市的主力军。年轻人要上班,哪有时间早上来喝茶吃点心。而中老年人点餐肯定是更喜欢纸质单而不是二维码的。
  许英红也听说了荔府要装修改造的事情:“其实我有一个想法。”
  “你说。”李添很认真。
  “我是刚好那天上菜的时候听到一个客人在对家里小朋友讲,以前茶楼都是楼面推着小推车,摞着蒸笼出来走动的,客人要吃什么,现场看现场拿就是了,有些特点、超点才下单给厨房做。现在的小朋友基本上都没有见过了。”
  “如果这次我们改造升级,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还原一部分这样的形式?毕竟,现在能这样叹茶的茶楼,就算放到全国,也没有几家了吧?大家觉得这种形式很独特,也会多来体验?”
  许英红笑了笑:“不过,这只是我自己的小见识,你当玩笑话听,要是对经营不好就算了。”
  “那倒不至于。只是可能成本上会增加。”李添想了想:“你让我回去想想吧。”
  一个人高马大的厨师这时候端着一只汤碗直冲冲地过来,围裙上还满是血,一骨子血腥气。李添背对坐着第一时间没看到,是许英红先看到的,她吓了一跳。就见对方把碗重重地嗑在了桌上,砰的一声,放下之后就往后退开好几步。
  许英红皱眉:“你什么态度?没看到副厨在吃饭?”
  那厨师赶紧道歉:“对不起,对不起,副厨。因为您说想喝三及第,我就想……趁着您吃饭的时候拿过来。我刚刚到处找没找到您,我怕汤凉了不好吃了,所以有点着急了。”
  李添对她微笑:“幼文姐?坐吧。麻烦你了。”
  扈幼文还是保持着距离:“我身上一股子血腥味,不好闻,算了算了。”
  李添听她的口音亲切,也用客家话和她说话:“没事,您坐吧,我们都习惯了的。我妈妈家里也是客家人,不过是在惠州,我小时候过春节还和她回去过老家的。”
  他喝了一口那碗三及第汤,拿筷子拣了一筷子猪肉:“我记得以前我妈叫这个叫季顶肉对吧?”
  扈幼文笑起来,她一笑脸上的凶相就弱化了不少:“对对对,这是我们客家人的叫法。”她顺势坐了下来。
  “您在我们这里做了多久了?”
  “我和阿夏是同一批进来的。三年了。”
  “我听阿夏说您是自己从梅州一个人过来的,家里人没有意见吗?”
  “我和我老公好早就离了,小孩子现在跟我。她平时都在学校里,我自己也还好。”
  “她喜欢您做的菜吗?”
  扈幼文摇头笑得很无奈:“她现在爱吃重口味的东西,什么麻辣烫啊螺蛳粉啊火锅之类的,周末好不容易给她做一次饭,她就说妈妈你又不放调料,逼得我给她做辣菜。”
  “我觉得这汤就挺好喝的呀。”李添又喝了一口汤:“阿夏应该跟您说了,我们的新菜团队需要一个人,协助热菜开发。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扈幼文是准备好“面试”才来的,她把一个旧旧的B5笔记本递给李添:“我老实跟您说吧,其实我来荔府三年,没有正式上过灶。所以我的水平和热菜部的同事们比,肯定是有差距的。”
  她顿了顿,“但是,这三年每次的新菜试吃会,我都是有参加的,我也递交过几个自己做的菜,食谱配方都在里面了,您可以看看,其中,黄酒煮鸡和酿粉肠我平时是经常做给我女儿吃的,她很喜欢,大家也喜欢,总厨还特地点评过我的栗子酱酿粉肠,说做得好。”
  李添接过那个笔记本,翻开来看,里面满满一本都是食谱,黑色签字笔的字迹规整、认真,每份配方附有作品的照片,后面还有用不同颜色的笔记是一些心得体会和女儿的评价,还贴有一些女儿吃饭的照片。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