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红楼之穿成万人嫌贾环(红楼同人)——花晨与月夕

时间:2024-07-20 07:37:33  作者:花晨与月夕
  贾环皱皱眉,有些糊涂,不是工部的人嫌他呆在工部没用,反倒碍事,工部尚书才给他批的病假吗?
  姬辰怎么就代他去了北边?他伤的是肩膀不是腿,在工部做不了什么,出去监督别人办事还是可以的啊。
  旁边有人说,“小贾大人也不用太自责,三殿下这次去北边也不全是为了玉米的事。听说,皇后娘娘又要给殿下选妃。殿下不愿,第二日便借着监督玉米的事去了北边。”
  “选妃?”
  怎么又选妃?姬辰逃了几次婚了。
  贾环拧着眉头,脑海里全是离开暗桩的前一夜,晕黄的烛光里,姬辰伏案帮他写折子。
  “可不是吗。皇室重子嗣,三殿下迟迟不肯成婚,皇后娘娘能不急吗。”一人感叹。
  能否坐上那个位置,在没有其他错处能挑的时候,子嗣不丰,也是个不小的理由。
  姬辰迟早是要成婚的。
  贾环扶额,摁了摁太阳穴,脑袋里一针一针的刺疼,头疼的毛病隐隐又要犯了。
  赵姨娘担心他当值的时候突然翻了头疼病,又不能立刻脱身回家喝药休息,找了回春堂的郎中,给他重新开了镇定止疼的药方,做成药丸,可以随身携带。
  贾环寻了个没人的地方,吃了颗药丸,头疼病才渐渐缓和下来。只是一想到姬辰逃婚的事,心里还有些烦躁。
  姬辰迟早要成婚的。
  明知该断了这份心思……
  谁离了谁还活不了了!
  他上辈子连个中意的都没有,不照样活得好好的!
  贾环松开捏在手里的玉佩,去大殿拿了其余几个玉米试种地传回的消息,瞄了眼旁边姬辰那份,鼻子里轻哼了声,转身走了。
  -
  中秋节前夕,探春遣人给黛玉和宝玉送了贺礼。她不便亲自去,只能略表心意。
  中秋节当日,贾环休沐,探春女子学堂放假,家里几个店都有活动,贾环和探春便准备同赵姨娘一起去店里看热闹。
  刚出大门,就被一队官兵堵在门口。
  官兵分作两列,将院子从外围住,领头的官兵掏出公文,“还请各位留步。”
  贾环忙下车,站到前面,问道,“请问这位大人,这是出了什么事?”
  那官兵个子极高,自上而下,垂眼看了眼贾环,“贾家犯了事,荣宁两府已被查封,贾大人还是好好呆在这里吧。”
  说完便将贾环、探春、赵姨娘三个赶回了院子,指挥人把大门从外关上,贴了封条。
  贾环早知道有这么一天,但他昨天还在工部当值,风平浪静,一点儿消息都没有,今天就突然把贾家封了?
  贾家被抄之后到底是怎么判的?
  贾环拼命想原著的内容,可红楼梦哪有真正的结局。除了一些判词,大多都是后人的推测,说什么的都有。
  而他现在所在的红楼梦也早偏离了原本的剧情。
  迎春没遇上孙绍祖,探春没远嫁,宝钗进了东宫,宝玉跑去科举,进了国子监……黛玉,今天还是黛玉和宝玉的好日子!
  三人怔怔地互相看了看,赵姨娘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先回屋。”
  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这边并没有做什么不合规矩的事,而且也已经被贾家赶出多年,顶多就是牵连。
  “林姐姐可怎么办啊!”探春愁眉苦脸,跺了下脚,在屋里急得团团转。
  赵姨娘叹惜,“如今,能保住命就好了。”
  贾环皱了皱眉,若是按照那些红学家和各路红学爱好者的推测,贾家大部分人是保不住命的。女眷里,逼死人、放高利贷的王熙凤便首当其冲,还有收了江南甄家送来的几个箱子的王夫人。他们没在贾府,不确定王氏是否和原著里一样收了江南甄家的东西。
  “林姐姐到底姓林不姓贾,只要亲事没成,就是寄住在贾家的客人,断没有主人家犯错连客人一并入罪的道理。况且,林姑父生前是圣上的心腹,又病死在任上,功劳苦劳,圣上总要念着旧情,不能放着林姐姐不管。”贾环安慰探春。
  探春停了脚步,想了想贾环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可……
  “那四妹妹呢?宝玉呢?老太太、老爷呢?”探春又愁道。老太太和贾政虽然把他们娘三个赶了出来,但到底一个是疼过自己的奶奶,一个是生了自己的父亲。
  贾环却是不说话了,贾家乱七八糟的事太多,这么多年,一桩桩一件件,只要查,便好不了了。
  贾政,即使没有亲自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但至少也是治家不严。老太太,元春没的时候,老太太便大病过一回,之后身体大不如从前,加上这次贾家获罪,老太太怕是很难熬过去了。惜春和宝玉这些小辈儿们,应该不至于有性命之忧。
  “到时候再看吧,能帮就帮。”贾环道。被关起来或者流放的,他们可以拿钱打点打点,让人少遭点罪,被贬成贱籍发卖的,他们可以直接先买下来。
  他们这边,当年被赶出贾家的时候,专门去衙门销了籍,彻底从贾家脱离出来,另立门户,在官府那,他们和贾家是完全不同的两家。只要当年在贾家的时候没有犯过错,顶多就是牵连。贾环不禁看向赵姨娘。
  赵姨娘忙摇头,“娘年轻的时候是糊涂过。但那个时候见识浅,没钱没势,没手腕,贾府的大门都出不去,家里的丫鬟婆子都搞不定,更别说干些别的。”
  他们这边还只是被关在院内,不准进出见人、捎带消息。贾家那边却是被翻了个底朝天,好好的喜事乱成了一锅粥。
  眼睁睁地看着国公府的牌匾被摘,一样样家私物品被登记造册抬了出去,贾母当场晕死过去,晚上才略微缓过来,但也只剩一口气吊着。
  贾家的男丁,无乱老少悉数被带走,女眷则被关在一个偏院,不得随意出入。
  几日后,王夫人和王熙凤也被带走,之后竟是再没回来,又过了几日,只有一个小衙役过来传话,说人没了。贾家想要收尸都做不到,最后还是王家出了面,处理了两人的后事。
  邢夫人是贾赦继室,小门小户的出身,不得贾母正眼看待,自己院里的事,有贾赦说的算,贾府的事,她又插不上手,想做错事也没机会,审讯之后放了回来。
  黛玉、李纨、惜春等人被带出去问话,李纨和惜春当日便被放了回来。老太太被鸳鸯扶着,等在门口,没瞧见黛玉,脸上瞬间没了血色。
  “我玉儿呢!”
  --------------------
 
 
第32章 黛玉受赏
  32
  鸳鸯给贾母揉心口顺气,开解道,“老太太放心,林姑娘定是没事的。”
  李纨和惜春已经进了院子,看见贾母脸色煞白,又听鸳鸯说黛玉,瞬间便明白了怎么一回事。
  李纨忙走到贾母另一侧,和鸳鸯一起扶着贾母,向众人解释黛玉没回来的事,“老太太放心,林姑娘没事。”
  她们今天一早便被带到衙门审讯,录好口供,暂时被关到了一处院落。下午就有衙役过来,放她和惜春回来,黛玉则被带去了另一处。她摘了耳环递给衙役,那衙役便和她透了句话。说那边遇到熟人了,多半是好事。
  且说黛玉这边,审他们口供的大人竟是林如海的同窗,两人交情不浅,黛玉小的时候,那位大人还抱过。得知黛玉借住在贾家,被牵连了进来,忙进宫见了圣上。
  圣上感念林如海病故在任上,又听说林如海没了发妻之后再未新娶,家里没母亲教导,才不得不将唯一的女儿送到外祖家寄住。
  圣上一时联想到自己身上,元后病去后,他也曾想过再不立后的,却不得不为了时局,另娶了继后。思及此,愈发欣赏林如海的品性气度
  元后给他生了一子一女,他当眼珠子、当宝贝似的养大了。只可惜了林家女,娘早去,爹也没了,寄人篱下。养育儿女这一点上,他倒是比林如海幸运,能看着儿女成家,子孙满堂。
  皇帝惋惜嗟叹后,大笔一挥,只道林如海任上勤勉有功,林黛玉是功臣之女,合该封赏,遂让继后宣黛玉进宫领赏。
  继后刚从女子学堂回来,一见黛玉谈吐有度,不卑不亢,满身的书卷气,心底愈发喜欢,拉着黛玉的手便要认义女。
  皇帝顿了顿,不太想让林如海的女儿和继后扯上关系,但又想着,一个女孩子,如今婚事没了,日后给她指个自己这边的才俊做夫婿,不就还是他这边的人吗,继后愿意认女儿就让她认吧。但他也不能落到继后后面去,干脆封了黛玉为县主,另赐了京中一座四进的宅子。
  黛玉心里惦念老太太的身体,“噗通”跪在继后身前,向帝后请求,她愿意用县主的封号换外祖母,接外祖母到身边伺候,百善孝为先,外祖母年事已高,等不得。
  有了县主的封号便不能科举,继后看重喜欢黛玉,想引导黛玉进学堂,日后专心做学问或者入仕做官,为天下女子榜样,自然也不愿意让皇帝阻了黛玉科举的路。
  继后顺着黛玉的话,又和皇帝理论了两句。
  贾母年事已高,放了也没什么,但贾家其他的人却是不能再求情了。
  傍晚,黛玉便领着继后派给她的两个女官回了贾府,接贾母去圣上新赐的宅子居住,并将从林府带来的王嬷嬷和雪雁领走了。紫鹃却是不行,她卖身契在贾家,便是贾家的人,须得等贾家的案子结了再做打算。
  贾母不是那愚昧糊涂人,圣上铁了心的要办贾家,现在,贾府里的人能摘出去一个是一个,去到了外边,才能想办法疏通。
  况且,贾家没了,世态炎凉,她如何放心黛玉一个人在外边过活。宝玉被关起来了,前途未卜,她一共就这么两个命根子,只要还有一口气,断不能再把这个玉儿也弄丢了。
  一从贾府出来,贾母便从袖口里掏出了本厚厚的册子。
  “这本册子,是当年和你爹病重的消息一起送到的贾府,你爹特意嘱咐了那送信的人,将这本册子单独交给我,替你保管着。”贾母对林黛玉说。
  林黛玉翻开册子,瞬间红了眼。是爹爹的字迹。
  贾母皱了皱眉,将眼里的酸热挤了回去,继续对黛玉说,“这册子上写的都是你爹给你准备的嫁妆,包括了林家九成的财产,还有你娘当年带过去的嫁妆,其中不能挪动的庄子和铺子都折成了银票,和其它物件一起,这些年一直收在我的私库里,这些东西姓林不姓贾,不该被罚没。你拿着册子,找个合适的机会,和皇后娘娘说了,自然能解决。”
  贾母说完舒了口气,几年前,王氏不知从哪儿得知了这些东西,暗地里没少捣腾小动作,她明里暗里警告了几次,才稍有收敛。如今,把这本册子完完整整的交给黛玉,她也算把搁在心头多年的事了了,来日,去了那边,才好和敏儿交代。
  黛玉这边峰回路转,贾环那边,同一天,也被提出去审问。只是他们这边只提了贾环,并未累及赵姨娘和探春。
  赵姨娘慌慌忙忙塞了两张银票给衙役。这么多年,头一次,银票没送出去。两个衙役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每人一张百两的银票,足够普通衙役两三年的俸禄了。赵姨娘以为银子不够,还要掏,被贾环按住了。
  贾环安慰赵姨娘和探春,“娘和姐姐安心在家等着,负责案子的大人秉公执法,咱们没做亏心事,自然也不用担心。”
  只是,既是审讯,哪有不遭罪的。
  审讯室在地下,幽暗潮湿,还没进去,先闻到一股刺鼻的潮腐霉腥。
  贾环被带进去,还没站稳,主审的脸都没看清,就被个衙役从后朝着膝盖窝踢了一脚,“噗通”一声,膝盖骨硬磕在地上。他大小也是个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不用跪官员。贾环刚要起身争辩,又被不知哪个衙役按住了肩膀。
  主事的吴庸才讥笑两声,走到贾环跟前,“贾环,今年三甲最后一名,却做了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往年的三甲可没这待遇。果然,大树好乘凉,被从贾家撵出这么多年,还能受到贾家的荫庇。”
  三甲最后一名是他自己考的,玉米是他庄子种的,但若说从五品的员外郎和贾政,和贾家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贾环还真有点儿心虚。
  贾环瞪着吴庸才不说话。
  贾家墙倒众人推,这个时候有人落井下石不奇怪。但这吴庸才给他的第一印象非常差劲,眼神语气、面相举止,不像读书人出身,倒像是地痞流氓披了身官服。贾家的案子若都是这人负责,怕是不好了。
  “怎么?不服?”吴庸才轻笑,“到了我这,管你是谁,管你真假对错,都是我说的算。”
  “来人。”吴庸才冲后面的衙役喊道。
  “就凭这位贾大人的眼神,怎么也得先赏五十鞭子。年轻人,全身都是刺儿,性格一点儿都不讨喜。你爹把你赶出贾家,没人教你,今儿个,我就先教教你为官、为人的道理。”
  “使不得啊,吴大人,万万使不得。”吴庸才话音刚落,何宥便慌慌张张地一路小跑进来。
  “今儿吹的是什么风,把何公公您这么个大忙人吹来了。”吴庸才笑着迎上去。
  “哎呦,瞧吴大人说的话,再忙还能有您忙的。吴大人才进京,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知道咱们京城里的规规矩矩,想是太子殿下那边也没抽个空,派个人过来,教教您在京城为官、为人的道理。”
  吴庸才被何宥怼得脸上黑一阵红一阵,心里骂了两句“阉人”,但碍着何宥背后的三皇子,半个字儿不敢怼回去。
  何宥也不理他,只转身将贾环扶起来,关切地问道,“小贾大人,可有受伤,要不要传太医。”
  他们殿下离京前又特意将贾环托付给他,这次不只是保命了,听那意思,简单总结起来,就是连根汗毛都不能少的。
  “何公公这是何意?这贾环虽是庶出,但也是正经的贾家直系子弟,还补了贾政的缺儿,哪能就这么放了?只受恩惠,不承责罚,哪有这样的好事?”吴庸才追问。
  何宥扶着贾环,对吴庸才说,“吴大人才调回京,不知这里边的内情。咱们小贾大人多年前就被贾家除了名,官府有记录的。而且,今年推广的玉米就是小贾大人提出的,在陛下那里可是挂了号的,惠及百姓,功在千秋,什么样的恩惠责罚抵不了?”
  何宥看着吴庸才,轻笑了两声道,“最重要的,小贾大人是咱们家三殿下的人。三殿下想保一个人,吴大人也想拦吗?”
  吴庸才一顿,“这怎么敢。何公公请。”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