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玫瑰之镜(近代现代)——水割

时间:2024-07-20 07:34:47  作者:水割
  时敬之却突然打断他。“我可能不是个很好的恋人。”
  在时敬之十五岁以后,他用过很多种方式,强行摄取自己的记忆,此后是变幻自己的声音,不断录音,不断调整,借助机器的辅助,复刻当年的场景——
  声音、声色、气味、温度、节奏——
  他不断地、不断地、重复着录音,去一次又一次沉浸在虚拟的感官幻境里——
  只是为了不要忘记。
  不要忘记。
  甚至为了让闻命看到自己,他造了一间镜子房,录下属于自己的影像。
  闻命后来知道了这个秘密,他数了数时敬之房间里镜子的数量,在济之市的房子里,也造了一间镜子屋,上面贴满了时敬之的照片。
  似乎还差几张,那间屋子就会被贴满。
  时敬之无意间发现了那间屋子。
  推门而入的那一瞬间,属于闻命的感官信息倾泻灌入,又无垠扩大——
  心跳如鼓,八方来风。
  时敬之想起自己公寓那间布满镜子的房间,曾经如同悬在苍穹的深渊笼罩住自己,让他动弹不得;后来自己在闻命的屋里入睡,琐碎熙攘、光晕漫射,偶然间窥见的那千千万万张属于自己的脸孔。
  他后来想起来的,是闻命脑海中的,千千万万个“我”。
  一如多年以前,时敬之白着一张脸,从感官抽取设备上下来,那样狼狈、那样虚弱,仿佛被束缚在冰冷的深渊之中,却又克服了巨大的恐惧,目光坚定地和兰先生说:“我要让他看到我。”
  我要让他看到我。
  “我要……我要让他看到我。”
  录音里再没有其他声音。
  在北极的长海之上。
  “我可能不是个很好的恋人。”时敬之说,“所以我在努力学习。”
  而在闻命的世界中,玫瑰之镜瞬间启动,实时共感如同电流,属于时敬之的感官信息倾泻灌入,他在一瞬间看到了微微愕然的自己。
  而下一秒,那些感觉又无垠扩大,竟似不可描述——
  那是属于时敬之的,轰鸣的心跳声。
  “Syren——”时敬之轻声说:“你愿意选择我成为你新的家人吗?”
  ——THE END——
  --------------------
  按照时间线来讲
  西蒙校长和吴玉珍(玉姐)是同时代的人。
  那个时代其实就有电台。只不过没什么人用。
  欧蕾欧蕾波娃红日=初代持灯沈方慈
  吐露吐露司机=蓝夜=时约礼
  闻命和梅姐是同时代的人。他十几岁听到的“光明街电台”是持灯(姚月白等人)留下的财产。只是姚月白那个时候已经去世了。不过她留下的东西一直在被传承。而且持灯已经成为一群人的名字。
  闻命小时候被一对支教老师鼓励,“闻鸡起舞,改变命运。”如果按照套路来讲,这对老师是时敬之的父母。
  不过,其实到底是谁不重要,毕竟很多人做好事却没有名姓。
  重要的是“的确有默默无闻的人于无形之中,在某个人人生的关键节点里施以援手、产生影响,并且是正向的影响,甚至改变了此人的人生轨迹”。我觉得这就足够。
 
 
第125章 后记
  先说特点吧。
  1V1HE。
  人物比较立体。
  感情线很细,互动也比较有张力。
  想要设置的剧情和反转95%我都完成了。
  看过这个故事的人,喜欢的会非常喜欢,不喜欢的,可能点开第一章 就不怎么感冒。
  我写这段,不是劝退。
  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真喜欢的,那会一直看下去,不喜欢的,怎么塞嘴里也没用呀。
  这个故事其实写于四五年前,只有结尾的部分是最最新的。
  写这个故事的初衷很简单。
  最开始的时候我想练笔练剧情,于是有一天我和我的朋友P老师说,我有个想法,我想写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巴拉巴拉……
  最开始想写的就是一个“鸡同鸭讲、词不达意、阴差阳错、哪怕共感也无法沟通,然而即便无法沟通也不妨碍建立深层羁绊”的故事。
  而且共感这个事,很新奇,很有意思。
  我的目标是十万字!!估计是个有点狗血的故事!
  另外还有个原因,当时我在构思同一个世界观之下的另一个故事,可是那个故事的线索很琐碎,而我的能力支撑不起我的想法。
  我还是需要不停练习的。
  其实故事里比较重要的是人物与剧情,但我是个比较喜欢构架世界观的人,所以这个故事,最最开始,是先有了世界观。
  我和P老师说,我要写个内部的装置,于是有了“玫瑰之镜”。
  这个装置的初始灵感,来自《全息玫瑰碎片》和《屠杀器官》。《全息玫瑰碎片》里,有一种装置,就是用于感官“传递”。
  于是我就想,在一个属于未来的赛博朋克的背景下,会有怎样的人,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其实赛博朋克的背景、内核,大家都知道,而这个故事里,侧重于“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一切属于人类的特质与功能仿佛都可以被仿制取代,原子化、电子化的人类又该怎样”。这样看来,是先有了一些限制,才有了后来的其他。比如,“你要写高科技、低生活”“你要写低欲望、空心症”“你要写利己主义也要写不利己主义”“你要写一些微茫的光亮也要写一些人性的阴暗面……”
  这个故事仿佛讲了很多,但是想来想去,我觉得它就是一个“小马过河”的故事而已。不要怕犯错,不要畏葸不前,人生本来就是单行道,大胆去过就好了。
  关于人物。有关Arthur这个人的构想其实很简单,“一个未来世界的精英”。关于“精英”这个词语也有很多可以探讨的地方,比如定义?概念?如何成为?好or坏的价值判断?底线与原则?理想与信仰?虚浮与踏实?生存和毁灭?有关于他我看的书更加偏抽象,更偏向于哲学、社会学……
  而Syren这个人物就是他的反面。说实在的,写syren的时候,我看的书更加偏向文学。例如《悲惨世界》《呼啸山庄》《红与黑》《野性的呼唤》《赛莲之歌》……
  Arthur这个人看起来仿佛很抽象,他本身更加像是秩序与理念的化身,而不像个生动的人。而Syren做事,则更加倾向于出自本能与欲望。
  这样天差地别的两个人,他们有共同点吗?
  我觉得是有的。
  我给自己的目标是“你要写立体的人物”,这也是我最最初想探讨的东西,“到底什么样子的人物才可以叫做是活生生的人物呢?”
  后来写来写去,我觉得他们心里都有个绳子在牵绊他们,即便他们想自毁,有对外的毁灭欲望,依然会被遏制,被牵绊,我觉得那些东西说来说去,就是内心的道德准则还有情感吧。
  情感才让人变得与众不同,是活生生的人类。
  道德准则才帮助他们保留了属于人的底色。
  关于剧情。故事一共5卷,第一卷切口很小,细节很碎,是很不适合“短平快”阅读的。我写的时候其实也很痛苦,因为一定意义上这个故事的内核是“苦涩”的。虽然按照我现在的想法,我不会这么设置了。卷二开始加快剧情节奏了,其实卷二卷三讲的剧情内核更加类似于“弑父”这个文学母题。情节张力达到了,但是人物形象却做出了牺牲。只能说,最开始我对人物的把控力不足,先有了“儿子”,再有了“父亲”,受情节限制,需要把Arthur 的“父亲”塑造地更加像个大反派。以后写的时候,我希望自己不要按照这种思路来了,这种思路其实很偷懒。卷四,是我很想删掉的部分,看起来有些冗长。卷五,是我新写的,我曾经扪心自问,卷五有没有必要存在。毕竟一个故事停在卷三结尾也可以,停在卷四也可以,破除一下矛盾,升温一下感情,就可以happy ending皆大欢喜。
  关于写法。其实都是在摸索的。在这个故事里尝试了很多写法,比如设置一些“自相矛盾”的碎片化信息,再慢慢把它们拼凑起来;比如设置镜像人物,卷二里,其实薇薇安和Arthur互为镜像;比如第一人称的写法,楚家印(David)相关的故事,参考了《达尔文的夜莺》和《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再说点其他的部分吧。故事里总说教育,启蒙,智慧……理想、信仰、道理……这个理论,那个主义,既然很多高深、伟大、振聋发聩的言语已经被前人说尽,那这个故事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还有什么要言说的呢?有什么好探讨来、探讨去的呢?
  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心有疑惑,总会有那样一些时刻,心里冒出疑惑,“我在问”。
  因为我总是心有疑问,所以我在故事里摸索。
  其实写的最顺手的……是光明街的少年时代、卷二卷三闹矛盾关系大破特破的时候……
  卷一是我写的最最最不顺手的,我到现在都不满意……
  为什么会有光明街的“青少年时代”,其实真的是无心之举。
  《悲惨世界》里写过,“只要本世纪的三个社会问题——无产使男子堕落,饥饿使妇女失节,黑暗使儿童衰萎——不能解决……”
  有关于电子扫盲部分的描述,一方面来源于我的学长学姐,另一部分来源于我看过的书本。
  “我们也有权去期待一种启明,这种启明或许并不来自理论和概念,而更多地来自一种不确定的、闪烁而又经常很微弱的光亮。这光亮源于某些男人和女人,源于他们的生命和作品,它们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点燃着,并把光散射到他们在尘世所拥有的生命所及的全部范围……”
  “尽管人终有一死,却不是为死而生,而是为着开端启新而生的。”
  “为了保护所爱的人,人们往往会超常发挥。”
  然后结尾持灯的部分,我觉得我完成的不是很好。
  其实最最开始的设置不是这样的。
  持灯最初的版本是被“渣男富二代诓骗的无知少女”。
  但是有一天我和P说,我厌倦了这种叙事。
  而且,写来写去这些人物看起来自相矛盾,因为如果按照这个套路来看,真的很像“沈方慈的付出白费了,持灯的理想都不算数了……”
  我就和P讨论了好几个版本。最后我找了个比较折中的写法,最起码持灯遇到的人不是个渣男,而且,这个人出现的原因是“他的人生需要持灯”,而不是“持灯需要某个人的存在”。所以最最开始的描述,更加类似于对方在追随持灯的脚步。然后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情感吗?我更加倾向于“什么都没有言说”。我没有把重点放在“这两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上”,因为我觉得不是重点,也没必要一直去描写。
  我一开始的设置非常简单,在那个时间段里,持灯的人生课题一直是自我成长、追求理想、探索世界、和命运抗争。
  包括后来的剧情,我和P觉得,孩子甚至都是被坏人实验来的。但是这个情节有些残酷,我就没有在正文里提。
  还有“美人皮”,这个地方的设置其实也很残酷,这还是P告诉我的,你可以把人的灵魂投射到动物身上这个情节写的更加有力度一些……但是我觉得太残酷了,于是我思来想去,没有写的很具体。
  因为有些事,写的点到为止就足够,苦难不是创造剧情冲突的必需品。
  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会重新写属于持灯的故事。但是我现在认知有限,能力有限,暂时呈现的故事是这样子的。
  还有一件事,其实这个故事有很多不足,如果是现在的我去构想这个故事,很多地方“我不会再这样设置了”。我甚至会把它删改到40w左右。涉及到的人物,性格,剧情,世界观,我都不会这么设置了……就比如,如果我写他们25岁以后的故事,那可能就是两个人的人格已经养成,然后各方面状态更加稳定,对外酷酷一顿乱杀,那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写的时候不太容易。
  写的过程也是不断“顿悟”的过程,很多东西都是在写完以后,突然明白“哦!原来还可以这样子!”
  但是这个故事,我依然没有全部推翻重来,哪怕有些设定、段落、语言我自己看了都觉得“太幼稚了、太抽象了、用力过猛、很是生硬”……
  它有诸多不足,我只是想写完它而已。
  虽然写作过程艰辛,但是遇到了很多好心人。
  谢谢大家。因为大家看下来、这样包容我、跟着剧情讨论、打那么多字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有时候写不下去了,就会去看看被点的赞和评论。
  很感谢大家的陪伴支持,还有每一条反馈。
  这个故事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真的真的真的非常感谢支持、鼓励、批评、指正的读者。
  最后,说说素材来源吧。
  光明街来源于“九龙城寨”和“重庆大厦”,这是七八年前我看书的时候看来的,还有一本书叫做《天空的另一半》,对我启发很大。在此基础上读过《我在现场》《她身之欲》等等。“关差抱告”这种错别字的写法源于《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其他的素材我会再整理一下,日后放过来。
  谢谢你看到这里!
  参考资料。
  《世界中心的贫民窟:香港重庆大厦》《黑暗之城:九龙城寨的日与夜》《玫瑰的名字》《失窃的孩子》《挪威的森林》《金阁寺》《海边的卡夫卡》《悲惨世界》《红与黑》《我不可能只是仰望你》《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达尔文的夜莺》《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野性的呼唤》《赛莲之歌》《湖面如镜》《猴杯》《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等待去年来临》《你一生的故事》《鱼没有脚》《夜逝之时》《心》《卡拉马佐夫兄弟》《全息玫瑰碎片》《你是火腿吗》《随椋鸟飞行复杂系统的奇境》《天空的另一半》《她身之欲》《我在现场》《沿着季风的方向》《午夜降临前抵达》《地下世界:我们脚下的人类历史》《倒霉的人类学家》《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人的境况》《不安之书》《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20世纪简史》《旧区小店:澳门老店号口述历史》《海岛民风:澳门路环老街坊口述历史》《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野草在歌唱》《月亮与六便士》《美丽新世界》《忧郁的热带》《结构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网络社会的崛起》《大众传播学》《哲学家们都干了什么》《存在与时间》《牛津通识读本:哈贝马斯》《牛津通识读本:福柯》《上帝掷骰子吗?》《牛津通识读本:量子力学》《日出: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失去灵魂的卓越》《自私的基因》《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简史》《今日简史》《未来简史》《牛津通识读本:全球经济史》《法律与道德:社会秩序的规则》《集体行动的逻辑》《乌合之众》《单向度的人》《人力资本》《社会心理学》《纯粹理性批判》《旧制度与大革命》《宇宙简史》《死亡简史》《帆船时代的海洋学》《烽火与流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