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团宠农家子如何带家人乱世求生/战乱?狠辣男配愁如何带家人破局(穿越重生)——洛倾城

时间:2024-06-07 07:26:21  作者:洛倾城
  晏宸博学多智,雅正端方,还不错,但还没达到让他想要在一起的想法。
  孟钰现在只想过安生日子,感情的事,随缘吧。
  等全部忙完,孟钰已经把心中所有思绪捋清,也更明白他更想要什么。
  他要安稳逍遥!
  他盼世道安定!!
  他要家人康健,族人富足!!!
  他要带着思念家人故土的族人们回归族地!过上祥和安宁的桃源生活!!!!
  情爱,从来不是他最想要的东西。
  抛开杂绪坚定目标的孟钰神采飞扬,极有耐心的开始帮着爷爷一起卖米粮。
  爷孙俩说说笑笑,甚是和乐。
  惹得孟平频频探头找存在感,他也很想多和宝贝儿子说话的好不好。
  幸福平淡的日子总是过的飞快。
  眨眼间已到年关。
  家家户户走亲访友,置办年货,开始新一轮的希望寄托。
  鞭炮,烟花,腊肉,窗花,还有必不可少的对联和高高挂起的红灯笼。
  处处张灯结彩,处处有孩童追逐打闹。
  今年有新棉衣,还有火炕新房,桃源村孟氏一族,家家欢声笑语,户户肉香四溢。
  县城附近,百姓大半砌了火炕,又有孟家铺子相对公道的棉花售卖,往年的严寒都变得不那么令人惧怕。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百姓们的愿望很简单。丰衣足食,不打仗,不强制征兵服徭役,不随意征收苛捐杂税。
  至于谁当皇帝,他们不在乎,谁能让他们过安稳日子,谁就是好皇帝。
  这就是底层老百姓最大的愿望。
 
 
第262章 城门终于开放
  新年伊始。
  族中男子皆要给长辈磕头拜年。
  孟氏迁徙至此,也无亲朋好友,妇人们更没娘家可走,最后干脆聚一起吃了顿饭,图个喜庆热闹。
  年初六,阳光明媚,寒风刺骨。
  六,寓意吉祥,是以从清晨开始,处处都有铺子燃放爆竹开业。
  商户站立门前,相互拱手庆贺,喜气洋洋。
  孟老头跟孟平入乡随俗,同样在门口向相邻的铺子掌柜说着吉祥话。
  经过相处,附近的商户混个脸熟,都知道孟家有后台,表面上也都愿意笑脸相迎,礼让三分。
  “让一让!让一让!”
  “城门开了!城门开了!”
  “快去看告示!”
  在一片热闹景象中,敲着铜锣的士兵从街道小跑而过,语气兴奋高亢。
  “城门开了?”
  “爹,你看着店,我去看看。”
  孟老头忙同意:“快去,快去。”
  同孟平一样,许多人也对终于开放的城门和告示好奇,纷纷抬步走向城门。
  其实平时除了商户时不时要出城进货物,百姓倒也没觉得有什么。
  可人都有别筋,城门开着不出城不觉得,可要城门关闭,没法出城,这心里就觉得憋堵,越不能出去就越想出去。
  突然大开城门,可不撒欢似得迈出城门呼吸自由空气吗。
  “哎!我进,我出。我又进,我再出。哈哈,自由的感觉太好了!”
  一幼稚少年,在城门口反复进出跳跃,玩够了就叉腰大笑,状若癫狂。
  “啧啧,这孩子关傻了。”
  “以后娶媳妇难了!”
  围观群众对可怜的疯孩子充满怜悯。
  “可怜见的,白长那么大个头了。”
  “先别管傻孩子,谁识字?快念念告示!”
  一衣袍洗的发白的男子举手:“我!我来念!”随着举手男子话落,人群立马让出一条路。
  可当大家看着举手男子装模作样的背着双手,走着慢吞吞的八字步摇头晃脑时……
  怒了!
  你搁这走猫步呢,磨叽!
  “陈老五!你装什么大头蒜,麻利点!”
  “就是,快点!不然老子给你一脚。”
  “快点念,不然以后写书信不找你写,让你挣不到铜板吃饭。”
  “就爱装叉,也不怕跌个狗吃屎。”
  举手装十三的男子立马点头哈腰做讨好状,屁颠颠跑向告示。
  都是他的衣食父母,得罪不得。
  大丈夫就要能屈能伸,方能大展宏图。虽然他只是个靠代写家书的穷童生。
  哎,都是不能多说的心酸史。
  在穷童生看向告示时,孟平已经盯着告示看个大概。
  内容主要是说外面暂时安全,偶有匪徒出没,提醒百姓尽量不要单独出城。
  城门每月开放三次,供商户购买物资。
  凡进城者皆需要户籍路引,逗留不得超过三日。
  外地百姓进城,每人需缴纳十文,商户五十文。读书人定居免费办理户籍文书。
  另外,朝廷广开科举,望各地学子早做准备,争取金榜题名,为国效力分忧。
  孟平默默退出喧闹人群,边走边寻思告示上的可用信息。
  族内子弟要想参加科考,就必须回青州府,不知今年有没有变动。
  回去得打听打听,像他们这种情况,能不能在燕州科考。
  “回来啦?咋说的?”
  孟老头一直在门口徘徊等消息,儿子刚走到跟前就迫不及待询问。
  “说是一月开三次城门……”孟平把告示内容说与爹听。
  “十五!你来。”
  孟老头听完就把在铺里帮忙的十五喊到身边,让他回村去跟族长报信。
  “希望这世道早点安定,我这把老骨头还有回祖地的那天。”
  孟平嗔怪:“爹,说什么呢,这大过年的,您老当益壮,且活呢,咱们家这么好的日子,您不想多享两年福啊。”
  孟老头点头乐呵呵道:“这倒也是,日子红火,我可得多活几年。”
  以前日子苦,没吃过啥好东西,现在日子好过了,可得多吃点肉才算没白活。
  “这肉怎么卖的?”
  “十八文!”店里忙碌,有客上门,孟老头也顾不得感伤,乐颠颠去称肉了。
  孟平笑着摇摇头,去了隔壁铺子。
  下人多,其实也用不到爹亲自忙活,可老人家闲不住,就想找点事做,那就宠着吧。
  ——
  族长正忙着带族人处理最后一批青菜。
  听到十五传来的消息,眉心皱了皱,叹了口气,就又投入到忙碌中。
  “快点干!”
  “等卖完这些,还得抓紧时间拆除棚户养地,都麻利点!”
  “这可都是铜板板,老五!你小心点,蔫了卖相就不好了,别砸了咱招牌!”
  既然得回原户籍地科举,那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厚积薄发,再加挣钱!挣钱!
  没钱可读不起书,贵着呢!
  族学现在有三郎提供的书籍,笔墨纸砚,让族里五岁孩童,不论男女,皆上族学启蒙三年。
  行不行,有没有读书的料,都得读上两年试试,就算不是读书的料,也得会认字。
  女孩是不指望科举,但读过书,会认字,也能提高点身价,说亲时会容易些。
  家家孩子都不少。
  一个供的都费劲,要是有两个聪明孩子,穷家百姓根本负担不起,趁着现在就得赶紧多挣钱。
  现在孩子们能挤族学启蒙,等三年以后,再想继续读书,那可就要孩子爹娘自掏腰包供养了。
  可得老鼻子钱了。
  “这批菜卖完又能进账几两银子,我儿参加科考的银子又能富裕些。”
  想到儿子能继续读书,满脸风霜的孟老七越干越有劲。
  “咱们老百姓干点啥愁的都是钱,天天除了吃饱就是满脑子想怎么挣钱,你说那些不愁吃穿的富贵人家,人家那脑子是不是就不用想钱了?”
  “你个妇道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越有钱的越精于算计,谁还嫌钱多。”
  “这话说的没错,越有钱越抠,你没看原来咱们隔壁那些家产丰厚,又只有女儿的人家,就她们本族人都想着法的想吃绝户呢。”
  族人边干活边聊天。
  “太可怕了,幸好咱们族里一直团结,就连我家丫头都能跟着读两年书,还是我闺女有福,比我这个当娘的强!”
  妇人话中都是心酸感慨。
  她从懂事就被娘指使着干活,洗衣服,做饭,刷碗,扫地,打猪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娘不让干的。
  吃的差,干的多,还得时不时被嫌弃打骂,村里大多女娃娃都跟她一样待遇,她也麻木习惯了。
  谁让她是赔钱的女娃呢。
  读书?
  梦太美,不敢想,她娘能跳起来骂她三里地。
  想想她娘骂她的那些难听话,她就心疼……
  如果所有被轻视的女娃都一样也就算了,现在看到族里所有女娃都能读书。
  她就想。她要是晚生几年就好了。
  投生到孟氏,投胎到一个能爱她的妇人肚子里。她也能尝一尝被娘疼爱的滋味。
  一定很甜,很暖。
 
 
第267章 安定
  城门大开。
  涌进很多得到消息的客商。
  毕竟在他们所在封地斗的乌眼青时,燕州城内在努力耕种休养生息。
  魏王名下铺子还有稀罕的白糖,精盐。
  香皂更是得贵夫人们喜爱,红糖,宣纸,蜡烛,棉花,这些都可带些货回去卖。
  至于粮食……
  魏王贴了告示,不允许卖给他们一粒……
  红薯,土豆,玉米,他们也知道,可听说城内百姓留着做种都不够分,就更不可能卖给他们外地人了。
  燕州百姓在这件事上,出奇的团结。
  一粒米都不往外卖,要卖也是卖给军中充当粮饷。
  百姓们也知道,只有将士们吃饱饭,才能保他们平安。
  有了客商带动,街道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更显繁华。
  城门口有重兵把守,凡进城客商都得经过层层检查,还不能在城内逗留太久。
  以前燕州穷,没人关注。
  现在其他封地动乱刚歇,处处疮痍,啥啥都缺,可不就盯上燕州这块目前的肥肉了吗。
  可他们兵不强,马不肥,粮草更是匮乏,没实力抗衡觊觎,只能慢慢图谋,进点货,分点汤。
  孟钰最不缺的就是粮食,本想趁机清清存货,可君珩下了严令不能外卖,愁的孟钰饭都多吃了两碗。
  想到铺子里几欲卖空的酒水,香皂和油,纸,孟钰起身走向屋外。
  沈渊,孟九,忙紧紧跟上。
  孟钰直接找族长说明来意。
  “大伯,我想从族里再挑选五十人夜晚赶工,您看着选,先带两天。”
  “这是好事啊,没问题,我这就去通知。”对于能挣钱的事,族长很是高兴。
  “辛苦大伯了。”
  “辛苦啥,听到能做工,他们乐意着呢,我这就去!”
  族长头一次顾不得孟钰还在,提上鞋子就跑出了屋子,还不忘留下句。
  “等我的好消息!”
  孟钰哭笑不得,紧随其后跟着离开,不过他没跟去广场,而是回了家。
  如果跟去,族人肯定非常热情,他有些受不住,还是先躲开吧。
  这边,族长跑到村中央拉响了醒钟。
  咚——咚——
  此时正是日落黄昏,下工做饭的时候,听到钟响,家中的青壮们纷纷走出家门,疾步赶来。
  “族长!发生什么事了?”
  看着人差不多了,族长才说出缘由,然后就是敲打。
  “不拘家中选几人,也别有意见,干活麻利的优先!选上的白日不要贪心再去干别的,误了晚上做工,没精神,我可不饶他!”
  对于作坊又要那么多人做工,族人们都很是开心。真没选上他们也不会心生不满。
  因为不管走到哪,东家都喜欢干活麻利卖力的。
  “族长放心!咱们省的,您就挑吧!”
  族长满意的挑选了五十个身强体壮的,又带着他们学习了两天,才慢慢熟练掌握步骤。
  作坊紧锣密鼓备货,力求挣个巧钱。
  等到日夜赶工到春耕时分,腰包又鼓起来不少。
  本来贫瘠的田地,经过两年浇灌滋养,也比往年肥沃不少。
  再耕种,百姓们还是以种小麦,红薯,玉米居多,棉花只分出一亩种植。再就是土豆跟大豆。
  总体来说,燕州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
  日暮日落,晨起晨升。
  充实平淡的生活如白驹过隙,又似流水潺潺,转眼又过一年。
  这一年朝廷颁下条条严令,重罚贪官污吏,严剿土匪山贼。
  重文亦重武。
  随着抄没不少贪官蛀虫,国库空虚得到缓解,也适当调整了苛捐杂税。
  百姓终得以重重喘口气,不再上个街都胆战心惊,害怕被权贵随意打杀。
  总的来说,算是暂时安定下来,整个国家都处在建设中。
  而桃源村孟氏族人。
  日子过的更是红火,家家有在作坊上工的孩子,户户能打猎。
  粮食丰收,蔬菜水灵,不但还清债务,还能存下几两银子,活得特有奔头。
  至于一直以来的愿望,也提上日程。
  “现在路上太平,孩子们也不能再耽搁,总要参加科考,试试水。”
  “是啊,我们这些老家伙可都等着这一天呢。”
  “为了回祖地,这两年都没敢太着急给孩子们说亲,生怕害人姑娘骨肉分离,这路上两三月的路程,成亲后就难有再见的时候。”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